艾比森会务:以标准化为内核来做定制化服务

2017出版的《中国数字会务趋势报告》反映了中国会务行业的一个问题:市场散乱,集中度低。

 

显然,会务产业现在依旧是一个传统产业,关系和经验为主,一方面体量庞大却又极度分散,小微企业占据主体,行业效率低下;另外一方面产业链很长,供应链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客户需求的非标属性严重,业务场景里面信息流通仍然传统和低效。

 

同时,项目地域跨度大,对品质标准化有需求,但需求服务网络广、品牌化、标准化的公司尚未出现,行业尚未有知名品牌公司。同时会务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低,供应链水平低,且几乎从来没有收到互联网与新科技的效率影响;

 

艾比森会务经过几年运营和磨练,对会务产业链有了更深的认识:会务行业不仅在上游硬件端和中游服务端缺乏标准化,在下游应用端缺乏品牌化。
 
整个行业品牌化的瓶颈,在于上游和中游标准化程度太低了。

 

会务服务本质上是产品,所以会务的标准化控制非常重要。

 

01 会务产业的标准化迫在眉睫

 

截止目前以美日欧代表的发达国家,其产业结构已经完成了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变,标准化是其转型的重要动力。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服务行业在基础和规模上都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服务标准化的建立目前已经滞后并已阻碍了产业质变的飞跃,会务行业作为传统的服务行业是其中典型代表。

 

一方面,旧的会务模式中,服务的专业度不够,价格不透明,容易滋生灰色地带,导致承办大型高规格会议的信任度较低。例如,订一个酒店房间,通过携程等网站就能大致了解市场价格和服务标准,但是寻找一个好的会议服务供应商却没有多少相关信息可查。另一方面,优质的会务服务供应商也在烦恼如何把自己的信息发布出去,获得为更多企业提供服务的机会。另外,会务服务市场的价格制定标准混乱,没有一个公开的平台可以进行查询和规范,品质和口碑不一,致使会议需求方难以判断和选择。

 

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和中间沟通环节的纷繁复杂等问题都阻碍了会务业的发展,会务需求的运营专业化服务亟待升级,行业供应链亟待升级与专业化,市场已经在呼唤一种更加便捷、透明、专业的标准服务模式,推动服务业标准化发展迫在眉睫。

 

但与传统产业的标准化相比,相当数量的服务行业的组织者和消费者对服务标准化的认知程度不一,并没有认识到标准化能带来巨大好处,导致标准化进展缓慢。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会务服务从业者认为会务本来就是定制化的,无法标准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微公司太多,尚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有些企业即使意识到标准化的问题,也面临规模小,无法掌控更多资源进行整合的困局,这让他们在推行标准化方面有心无力。 

 

那我们首先要理顺标准化究竟值不值得做?标准化将给会务产业带来哪些好处?

 

首先,标准化的推动有助于形成服务业的制度环境氛围,标准是各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撑,经济的发展需要服务业以标准来调节现有的产业结构,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营造出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其次,标准化的推动有助于完善对服务业的质量控制,统一品质。标准化是开展质量认证、市场监管的主要前提,实行标准化管理可以加强对企业的约束机制,加强对服务质量的控制,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再次,标准化的推动有助于大大降低硬件和软件的成本,我们常见的三大运营商每次上千亿的集采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果没有标准化来背书,根本无法实现。

 

最后,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帮助企业做大,品牌做强,催生行业龙头企业,增长行业的竞争力。


02标准化是艾比森的拿手好戏

 

在标准化这块,艾比森已经是轻车熟路。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早在2009年,当时的LED行业,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行业的商业规则都毫无标准可承,整个行业一直处于杂乱无序状态。当时,在艾比森八周年司庆上,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先生就发表了题为《我们立志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的讲话。其中提到:“一个行业只有严格执行标准,市场才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行业才能得以良性发展。我们(艾比森)立志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努力推动行业各种标准的进步。”

 

多年来,艾比森一直坚持用标准定位发展,严守产品选材的每一项标准、生产的每一道工艺、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如今,在艾比森惠州市生产基地,具有一批国际领先的设备与技术。产品生产都需经过18个监测环节,29个操作过程,33个记录环节,2285次的检测试验。

 

艾比森对安全、技术、品质、健康、环保、服务、商务、社会责任制定了八大标准,严苛程度甚至远高于行业标准,这样的高标准在行业内也是许多企业无法达到的。

 

以环保标准为例,艾比森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生产理念,恪守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宗旨。艾比森产品均满足ROSH标准,消除了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6种有害物质,其中Rosh规定铅的含量不能超过0.1%,而艾比森产品铅含量为0.0%。

 

在服务标准方面,艾比森建立了一支全球化的强大服务团队,构建了一个完善、高效的主动化全球服务体系,并制定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及标准。在行业内独创了ACE、ACA工程师认证体系,服务模式创行业先河。截止至2018年,已在全球范围内认证了约1200名ACE技术工程师,创立了唯一中国品牌在全世界建立的LED显示技术服务认证体系和标准。ACE认证工程师有效提高了运营商的服务能力和艾比森的全球服务能力。

 

事实证明,凡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品质都有保证。艾比森依靠高标准推出的LED显示屏品质可靠,多年来,收获了市场上一致的好口碑。产品远销美洲、欧洲、澳洲、亚洲、非洲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实施了30000多个应用实例。它注重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更是致力于作为一个行业龙头走向标准引领者、产业领航者的角色,让自身的影响力带动行业走向规范,走向世界。

 

现在艾比森将标准化理念引入会务产业,作为新进入者的能力加持。

 

03论标准化与定制化的辨证关系

 

对长期深耕制造业的艾比森而言,标准化是其进入会务市场的第一个破局点。

 

但相比传统制造业,服务业有自己的特点,既有大量的硬件实体,如屏幕、灯光、音响、喷绘等,也有各种软性服务,如预定、签到、酒店、设计等,涉及环节众多,要实施标准化并非易事。


 
另外,客户需要的服务大多带有非标性质,都有自己独特的定制化需求,工业化的核心是非标产品标准化,而标准化核心在于从经验思维过渡到科学思维。

 

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技术等没有做标准化的工作,导致了所涉及的产业一败涂地。 中医、武术、玉石、茶叶等莫不如是。 

 

以跆拳道为例,我们知道起源于韩国,跆拳道最权威的组织是韩国国技院,他们将跆拳道的各项标准下放给世界各地的跆拳道协会,任何一个俱乐部都执行同一个教学标准和评级方法,执行起来简单清晰,这让跆拳道在全球大行其道,而所谓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却少人问津。

 

上述传统产业都是因为没有做到标准化,所以永远有人做,却永远没有人把生意做大,会务产业也是如此。

 

何解?艾比森会务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以标准化为内核来做定制化服务来重新定义会务产业。

 

艾比森会务将涉及到会务的各个产品和流程,包括LED屏体、声光电设备、物料配套、方案设计、流程管控、人员配置、培训认证、会务软件等所有要素标准化,同时在在品类和价格上大做减法,减少中间环节,统一尺寸、规格、价格、包装等所有的要素,希望用专业能力建立品质的标准,给消费者一个清晰简单的认知。

 

那如何响应客户的定制化需要呢?艾比森会务认为,客户的定制化需求都可以通过多个标准化模块来实现,里子还是标准化。

 

这一点可以参考酒店服务业,从中国酒店业的现况来看, 服务标准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但在标准化的前提下,很多酒店开始追求个性化(定制化)。

 

标准化服务表现在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服务过程中的环节,其核心在于寻找管理与资金合理利用的平衡。而个性化服务体现在服务人员淡化自我,转而更换成客人的角度来思考服务中顾客的需要,每个客人以及服务人员自身的独特性,服务方式技巧的灵活性,服务场合的天气、时间、地点等条件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服务过程,这个过程对顾客和服务人员都是一段独特的记忆,双方在个性化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中得到的自身价值的认同与满足。

 

近年来,海底捞不断在行业中创造佳话,其四川特色品牌在行业中处于突出地位,但使其在中国火锅乃至饭店行业大放异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员工服务过程中的自由、个人特色、人性关怀等。如:对于独自用餐的客人,海底捞员工会将玩偶放在客人身边,对于不介意有人陪伴的客人,员工会陪伴其用餐。海底捞能够使员工乐于做出工作范围之外的服务的根源在于,海底捞对员工的食、住、行,甚至员工的家人加以照顾,同时给予员工服务过程中的自主权,让员工有归属感,增加他们对自身岗位的满意感和责任感,通过非正式组织中的利益让步,使其保持对饭店的忠诚,通过员工幸福感的提升,进而提供给顾客更好的服务。

 

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是酒店服务性质的两个基本属性,会务亦是如此。标准化是骨骼框架,个性化是牵动的肌肉,绝对的标准化和以所处条件为转移的个性化二者相互牵连,使得服务能够深得客户所需。

 

总之,通过将产品标准化、整合强大的供应商资源,来实现大规模集采,从而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成本控制(一手供应商、标准化运作)和高性价比(品控、价格)的服务,并终结乱报价的现象。结合艾比森会务强大的全国直营组织、卓越的创意策划及专业的项目执行团队,通过酒店一站式套餐合作模式及标准化作业流程,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便捷、可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服务,带来无与伦比的会务体验,这无疑将会给客户、企业乃至产业创造多赢的结果。